中图分类号: | K25 |
关键词: | 历史照片;光复会;岳王会;反抗斗争 |
摘要: |
同盟会成立后,以徐锡麟为代表的部分光复会员以绍兴大通学堂为基地,继续在浙、皖等处开展活动。当同盟会本部尽力在广东策划潮、惠、钦、廉诸次起义时,徐锡麟与从日本归国的秋瑾相约发动皖浙起义。1907年7月6日,徐锡麟乘安徽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机,刺杀皖抚恩铭并宣布起义,旋败,被捕就义。秋瑾在绍兴不及发难,也被捕殉难。皖浙起义失败后,光复会因失去得力领导人几乎停止了活动。而原活跃在安庆、芜湖、南京等地的岳王会,则在新军中继续秘密活动。1908年11月19日,熊成基以任马炮营队官之便发动安庆新军起义,攻打安庆不克,旋败,被害者达300余人。 同盟会及光复会等领导的武装起义,起着教育与动员群众的作用。随着民主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广大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抗捐抗税、抗粮、抢米以及会党的反洋教与暴动等等,普遍高涨起来。这些自发斗争连绵不断,动摇着清廷封建统治的根基。 江浙皖地区光复会主要领导人徐锡麟1906年夏由日本归国,以绍兴大通学堂为活动基地,联络革命党人及会党密谋进行反清。徐锡麟计划在皖、浙同时起义,由安庆首先发动,绍兴继即响应。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趁巡警学堂学生毕业典礼之机,刺死皖抚恩铭,率党人、学生宣布起义,向安庆军械所进发。很快陷入清军重围,徐锡麟等被捕,当晚英勇就义。 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女革命家。1905年她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决心献身民主革命斗争。秋瑾留下的革命诗篇,字里行间表达出她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以及决心投身民主革命斗争的壮志豪情。安庆起义失败后,徐锡麟之弟徐伟供出兄长与秋瑾的关系。7月13日,绍兴清军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程毅等6人被捕。15日,秋瑾在轩亭口英勇就义。 1907年岳王会重要负责人熊成基到安庆后,先后在马营、炮营任队官,积极策动新军起义。1908年,他任岳王会主持人兼任起义总指挥。11月19日,熊成基在安庆郊外率马、炮营千余人发动起义,攻城一昼夜不克,后率部转战桐城、庐州等地,为清军所败。 1910年4月中旬,湖南长沙爆发了有数万饥民参加的“抢米”斗争。愤怒的饥民焚毁了巡抚衙门和外国洋行、教堂等。 1910年5—7月,山东莱阳县数万群众在乡社社长曲诗文领导下,掀起武装抗捐税斗争,遭到镇压。学部丞参上行走柯劭忞等上奏控告此次事件是“官绅激变、滥杀无辜”,要求严惩有关官绅等人。清廷为平民愤,下令革除登州知府、总兵及莱阳、海阳县令等人职务,并承认“山东莱阳海阳肇乱之初,实由官绅办理不善”和“措置未尽合宜”。图为1906年秋瑾归国从事革命活动前在日本的男装照片。
|
文件大小: | 80KB |
文件格式: | JPG |
颜色: | 黑白 |
分辨率: | 800×600 |
可获取地址: | 湖北省图书馆 |
适用对象: | 普通用户 |
标识符 | CDOI:108.ndlc.39.4200009031010001/T5F14.0000005031 |
数据来源: | 湖北省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