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X
提示信息,该资源访问方式如下:
1、国家图书馆局域网访问,点击"地址一"按钮,可直接访问该资源。
2、推广工程专用网络访问,点击"地址二"按钮,可直接访问该资源。
1、国家图书馆局域网访问,点击"地址一"按钮,可直接访问该资源。
2、推广工程专用网络访问,点击"地址二"按钮,可直接访问该资源。
题名: |
将强制性保护引向自觉维护--城镇非建设性用地的规划与控制
The Change from Passive Protection to Active Maintenance of the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Urban Non-Construction Land |
---|---|
作者: |
邢忠;黄光宇;颜文涛
XING Zhong;HUANG Guangyu;YAN Wentao |
中文作者单位: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期刊名: |
城市规划学刊
URBAN PLANNING FORUM |
年/卷/期: | 2006年 /1期 |
ISSN: | 1000-3363 |
页码: | 39-44 |
页数: | 6 |
语种: | chi |
中图分类号: | TU984 |
关键词: | 非建设性用地;生态关联;边缘效应;空间耦合;规划控制 |
摘要: |
建设用地相对于非建设性用地而存在,后者构成广义上的城镇环境区,对前者具有生态支撑作用,并深刻影响或制约着城镇的空间格局与环境品质.保护重要的环境资源区域已被列为"强制性规划内容",如何将强制性保护引向自觉维护,加强非建设性用地的规划与控制十分重要.共生共荣是促进强制保护向自觉维护行为转变的基础,这即道出非建设性用地规划的目标指向--保护环境资源、塑造城镇空间特色和发掘环境关联效益.笔者从城镇地域内非建设性用地的生态特性及其与建设用地的生态关系研究入手,结合工程实践提出其规划思路与方法:①解析相关建设与非建设性用地组成,搭建植根于自然环境的城镇空间结构:②制订耦合两大用地系统的土地利用整体规划:③结合环境保护合理布局基于环境效应的生态产业:④发掘环境区关联边缘效应并塑造城镇空间特色:⑤制订非建设用地控制图则与相关建设用地土地使用导引.
|
基金名称: |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40301015);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基金(105143) |
文献标识码: | A |
期刊CN: | 31-1938/TU |
原文传递: | 查看原文 |